茶文化世界特产网

世界特产网
汇集全国旅游信息,旅游景点大全,旅游百科知识

牛撒撇

牛撒撇的基本介绍临沧的少数民族不少,傣族也多,“撒撇”是一种傣族食物。“撒”其实是指一种做菜的方法,就是凉拌的意思。““撇”就是表示肉类。用牛肉的就是牛撒撇;用猪肉的就是猪肉撒撇,傣族称“撒达鲁”;用鱼肉的就是鱼撒撇,傣语称“巴撒”。它的烹...

牛撒撇的基本介绍

临沧的少数民族不少,傣族也多,“撒撇”是一种傣族食物。“撒”其实是指一种做菜的方法,就是凉拌的意思。““撇”就是表示肉类。用牛肉的就是牛撒撇;用猪肉的就是猪肉撒撇,傣族称“撒达鲁”;用鱼肉的就是鱼撒撇,傣语称“巴撒”。它的烹制办法比较特别,节日或办喜事时,要杀牛,把黄牛宰杀后,取出牛的脊肉用火把它烤黄,再切成细肉丝,拌以煮熟后的牛肚杂,放上姜、蒜、辣子、花生香碎面等香料和佐科,再用煮沸后经过过滤的牛粉肠水或胆汁拌匀,即可食用。

牛撒撇是傣族一种风味非常独特的食品,主要材料是牛肚(即牛胃,汉族叫牛百叶)。

牛撒撇之所以特殊,在于它所用的独特的佐料——牛胃里已和胃液混合在一块,但还没有被消化吸收的东西。听上去好像很难置信,然而假如没它,牛撒撇就不可以成其为牛撒撇。

傣乡气候炎热,牛撒撇成了傣家人夏天不可或缺的消暑食品。在最闷热的时候,你常会看到屋檐下一家老小围坐吃牛撒撇的情景。孩子子们则用芭蕉叶包上一包跑出去,边吃边玩。

营养成分

因为牛撒撇具备清凉解毒、帮助消化、健胃、消暑祛热的效果,常吃它的人极少生病。

商品特征

“牛撒撇”的特征是细腻可口,香味淳正,色泽诱惑,具备健胃、消燥热、增食欲的功能,受人喜欢。

做法

在杀牛前一个多小时,给牛喂一些傣乡特有些野草——五加叶和香辣蓼草。五加叶由于周围长刺,所以也叫刺五加,是一种清凉、味苦的中草药。香辣蓼草叶型似辣椒叶,味道又辣又苦,具备杀菌的效果。

牛开膛后,把牛肚洗净,放在开水里烫两分钟,捞出来后迅速刮洗干净,切成条,然后放佐料;从牛胃里取出初步消化的草汁,跟牛肚拌在一块,再加上其他佐料:小米辣、花椒面、花生末、八角、草果面、味精、盐;再放一些新鲜的切细了的五加叶和香辣蓼草,拌上从山里采来的野香葱——牛撒撇就制成了。对了,还要加上另一种你没办法想象的东西:牛的小肠里的一种非常苦的汁水。加了这种苦水的牛撒撇才是风味最地道的牛撒撇!

牛撒撇的气味非常特殊,有一种野草混合着泥土的芳香。闻到这种气味你会联想到躺在草地上放牛的情景,或是感觉到一种清晨去草地上散步时的气息,而决不会想到吃的上面去。

牛撒撇的颜色别具一格:绿绿的,带点枯黄。乍一看,象一盆子秋季刚从地上扫起来的、还没有来得及发黄的落叶。

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世界特产网 » 牛撒撇